双起论
拼音shuāng qǐ lù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双起论 -概述
双起是重庆市公安局长王立军发表的民警维权工作建议。凡是报纸歪曲事实真相攻击我市公安机关和民警的,就以单位起诉当事报社和撰稿人;如果他提及民警个人,且造成后果的,民警拿着证据到法院起诉记者,相关部门和民警所在单位要支持和协助。
内容
网络流传的王立军讲话时间是2010年10月16日,网帖表明该讲话是“在(重庆)市(公安)局党委2010年第22次会上的讲话”,此次党委会“专题研究民警维权工作”。
在这次讲话中,王立军称:“今后,凡是报纸歪曲事实真相攻击我市公安机关和民警的,就以单位起诉当事报社和撰稿人;如果他提及民警个人,且造成后果的,民警拿着证据到法院起诉记者,相关部门和民警所在单位要支持和协助。这就叫‘双起’,公安机关起诉报社,民警起诉记者。我们不是不懂政治,因为政治上我们没有驾驭权。但他如果把政治变成法制,这是我们的强项。如果他要把法制过程当中的问题变成案子,咱们搞了这些年案子,他行吗?搞政治我们只有一半的主动权;进入法制轨道,我们就有了全部主动权;要把这事变成案子,他就是观众了。”
评论
网友
有网友感叹:“庆幸没有生在重庆。”更有网友指出,如此表态简直就是对于舆论监督的藐视。也有评论指出,警察不应该与记者对立起来,涉及民警权益的调查、督办、维权等工作,离不开新闻媒体的深度参与、充分监督、大力支持、密切合作。”
更有网友进一步指出,王立军强调用法律的手段应对“歪曲事实”的报道,“动用法律维权,正说明了警察的理性”,如果警察利用手中的公权力进行维权,那才更可怕。
媒体
从网上披露的内容来看,这篇讲话紧紧围绕“民警维权工作”这一主题,特别强调,对那些黑恶组织和有组织犯罪团伙的犯罪嫌疑人,无论其背景有多深,经济实力有多雄厚,都将予以严惩。从而彰显公安机关打击犯罪,伸张正义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就在同一篇讲话中,王立军局长还提到,“今后,凡是报纸歪曲事实真相攻击我市公安机关和民警的,就以单位起诉当事报社和撰稿人;如果他提及民警个人,且造成后果的,民警拿着证据到法院起诉记者,相关部门和民警所在单位要支持和协助。这就叫“双起”,公安机关起诉报社,民警起诉记者。我们不是不懂政治,因为政治上我们没有驾驭权。但他如果把政治变成法制,这是我们的强项。如果他要把法制过程当中的问题变成案子,咱们搞了这些年案子,他行吗?搞政治我们只有一半的主动权;进入法制轨道,我们就有了全部主动权;要把这事变成案子,他就是观众了。”
王立军局长有关“双起”的强硬表态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在民警维权这个问题上毫不让步。不管是有权有势的官员、老板,不管是心黑手狠的黑社会,也不管是律师、记者,谁都没有特权,谁也不许胡来。记得当初办理李庄那个案子时,他曾说过“对中国政治中的潜规则、所谓打遍全国无敌手的这些流氓律师不能客气,坚决打掉”这样的话。既显示出他蔑视各种特权的一身正气,也表明了他敢于坚持原则的胆气。无怪乎重庆许多民警对这位最高长官钦佩不已,甘愿跟着他出生入死。
不过,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在于,人们良好的动机并不一定能导致良好的结果,领导者希望达到的目标与最终出现的情况可能大相径庭。曾经有人描述王立军是一位极富才华的人,尤其在他的专业领域,以及对法律的掌握和理解方面,有超强的能力。然而如人们知道的那样,领导者的智慧与普通部下的水平有很大差距。比如,某篇新闻报道是否“歪曲事实真相”,既可能有正确的判断,也不排除有分析中的偏差,或情绪化的误解,甚至是“欲加之罪”式的构陷。近一二年,因为“偏差”、“误解”、“构陷”等等的原因,一些地方的警察对新闻记者“跨省追捕”,“异地拘留”,“网上通缉”之类的事情发生过不少,其中不少案件证明是冤案,是抓错了人。可惜的是,抓人容易放人难,一个冤假错案的出现,对公安、司法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会使执法尊严丧失,使警察形象受损,加大基层民警工作的难度。
更为重要的是,民警的利益与新闻媒体的使命之间有着高度的相关性。涉及民警权益的调查、督办、维权等工作,离不开新闻媒体的深度参与、充分监督、大力支持、密切合作。在重庆打黑过程中,媒体及时的跟踪报道,特别是对一些黑社会成员的背景、后台的揭露,对警方破案工作和所立功勋的褒扬,不仅是对民警工作的配合支持,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减轻了民警的办案压力,增强了民警的打黑信心,最大地维护了民警的权益。另一方面,当类似山西侯马刑警打交警,太原警察打死北京警察,甘肃兰州上西园派出所所长打小西湖派出所所长,还有重庆打黑除恶中那么多警察涉案等恶劣案件发生时,新闻媒体的介入与监督,对于揪出那些害群之马,清理警察队伍,推动警察队伍的建设,更有特殊的意义。前不久,重庆武隆有人妨碍公务,打伤民警,有关媒体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因此,王立军局长在谈到民警维权工作时,指出要加强对外报道,强化舆论导控。可见,新闻媒体在关于维权工作和怎么做好维权工作的问题上,必然能发挥出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和平时期最不能享受和平的人”,“舍小家为国家,舍一人为大家”,这是王立军局长为民警们的定位,很准确,让人肃然起敬。而关于新闻记者,世界上则有这样一个定位:他们是社会航船上的瞭望者,是社会良心的最后底线。
基本含义
- 指两个事物或观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详细解释
- 双起论是由“双”和“起论”两个词组合而成。双表示两个,起论指启发性的讨论。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两个事物或观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彼此之间的作用和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使用场景
- 双起论常用于描述两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事物或观点,可以用来表达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或者强调两个观点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故事起源
- 目前没有关于“双起论”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的记录。
成语结构
- 双起论的结构是“双+起论”,其中“双”表示两个,“起论”表示启发性的讨论。
例句
- 1. 在这个项目中,技术和市场营销是双起论的,只有技术的发展和市场推广才能使项目取得成功。2. 在教育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双起论的,只有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双起论”与“两个事物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联想记忆。可以想象两个人手拉手一起前进,表示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关系。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例如“一箭双雕”、“一举两得”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努力学习,我们都相信双起论的力量。2. 初中生:学习和锻炼身体是双起论的,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学习。3. 高中生:在团队合作中,互相合作和相互支持是双起论的,只有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成绩。4.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技术和市场营销是双起论的,只有技术的创新和市场的推广才能使企业成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