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险巾在词典中的解释
xiǎnjīn

险巾

拼音xiǎn jīn

注音ㄒㄧㄢˇ ㄐㄧㄣ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高冠。 唐 高彦休 《唐阙史·李可及戏三教》:“ 可及 乃儒服险巾,襃衣博带。”参见“ 险衣 ”。

基本含义

  • 指处境危险,像系在头上的巾帕一样,随时可能丧失的危险情况。

详细解释

  • 险巾是由“险”和“巾”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险指危险,巾指巾帕。险巾比喻人处在危险的境地,随时可能失去生命、财产或地位等。

使用场景

  • 险巾常用于形容处境危险的情况,特别是指人的生命安危。

故事起源

  • 《晋书·王敦传》中有记载,王敦是晋朝末年的重要政治人物,他在政治斗争中陷入困境,最后被杀。有一位叫陈琳的朋友曾经告诫王敦说:“你现在的处境就像系在头上的巾帕一样,随时可能丧失。”后来,人们就用“险巾”来形容处境危险的情况。

成语结构

  • 险巾属于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险”和名词“巾”组成。

例句

  • 1. 他在这次冒险旅行中戴着险巾,但最终成功了。2. 考试前的紧张气氛让同学们感到像系着一条险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险巾”与头上系着的巾帕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危险的场景,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1. 了解更多与危险相关的成语,如“危如累卵”、“危在旦夕”等。2. 学习相关的成语故事,如“晋书·王敦传”中关于王敦的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走在山边的小路上,感觉像系着一条险巾,很害怕。2. 初中生:面对这次考试,我感觉像系着一条险巾,压力很大。3. 高中生:他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感觉自己一直戴着险巾,但他坚持不懈,最终成功了。

拆字解意

险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