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牟子
拼音cān móu zǐ
注音ㄘㄢ ㄇㄡˊ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重瞳。《荀子·非相》:“ 尧 舜 参牟子。” 王先谦 集解:“‘牟’与‘眸’同。参牟子,谓有二瞳之相参也。《史记》曰 舜 目重瞳。盖 尧 亦然。”一说“参”
基本含义
- 指被人拿来当作工具或帮手,被利用而不自知,毫无自主意识。
详细解释
- 参牟子是由《韩非子·五蠹》这篇文章中的一个故事而来。故事中,牟子是齐国的一位智者,他以聪明才智而闻名,齐国的国君常常请他出谋划策。有一天,国君把一只盖着红布的盒子交给牟子,告诉他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宝物,要他好好保管。牟子一直将这个盒子放在家中,但他从未打开过,也不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后来,国君失宠了牟子,牟子才发现自己被国君当作了一个工具,被利用而不自知,毫无自主意识。从此,人们用“参牟子”来形容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的人。
使用场景
- 参牟子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的情况。比如,当一个人被他人利用,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时,可以用“参牟子”来形容他。
故事起源
- 参牟子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韩非子·五蠹》这篇文章。《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法家学派经典之一,作者是战国时期的韩非子。
成语结构
- 成语“参牟子”由两个字组成,其中“参”是动词,意思是参与;“牟子”是名词,指被人利用的人。
例句
- 1. 他总是被别人当作工具利用,真可怜,简直就是个参牟子。2. 他对自己的价值毫无认识,总是当别人的参牟子。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牟子背着一个盖着红布的盒子,被人拿着当作工具利用,却毫无自主意识。
延伸学习
- 1. 学习了“参牟子”这个成语后,可以继续了解其他与被利用和被动相关的成语,如“棋子”、“马前卒”等。2. 深入学习《韩非子》这本书,了解韩非子的思想和法家学派的观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小明总是被同学们当作玩具,他成了大家的参牟子。2. 小学生:我不喜欢当参牟子,我要有自己的主见。3. 中学生:他在班级里被同学当作参牟子,但他并不在意。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不想成为公司的参牟子,我要独立思考。5. 成人:被利用而不自知是一种悲哀,我不想成为参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