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编审在词典中的解释
biānshěn

编审

拼音biān shěn

注音ㄅㄧㄢ ㄕ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1) (动)编辑和审定。
    (2) (名)做编审工作的人。
    [构成]
    并列式:编+审
    [例句]
    他是这部著作的编审。(作宾语)编审稿件。(作谓语)要尊重编审人员的意见。(作定语)

英文翻译

  • 1.(编辑和审定) read and edit

详细解释

  • ◎ 编审 biānshěn
    [read and edit a manuscript] 编辑和审查确定
    ◎ 编审 biānshěn
    (1) [senior editor]∶高级编辑
    (2) [copy editor]∶担任编审任务的人
    (1).谓调查户口,编订册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 山东 大户,每僉解马,编审之时,已有科派,俵解之时,又有使用。”《清史稿·食货志一》:“顾保甲行於平时,而编审则丁赋之所由出也。编审之制,州县官造册上之府,府别造一总册上之布政司。”
    (2).指编辑和审定图书、著作。 徐特立 《怎样进行自然科学的研究》二:“政府或党应该有科学编审的行政组织,而不仅是自己直接的编审。”
    (3).出版、新闻等部门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基本含义

  • 指对文字、文章进行审查、修改、整理的工作。

详细解释

  • 编审是指对文字、文章进行审查、修改、整理的工作。在编辑出版行业中,编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对文章的语言、逻辑、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改进,以确保文章的质量和准确性。

使用场景

  • 编审常常出现在新闻媒体、出版社、学术机构等与文字编辑相关的行业中。在这些场景中,编审是确保文章质量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文字的表达效果和传达信息的准确性。

故事起源

  • 编审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意为“勘校文章”。后来,随着文字编辑工作的发展,编审逐渐成为一项独立的职业,专门负责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整理。

成语结构

  • 编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编审的工作需要细心和耐心。2. 他在出版社担任编审,负责审核和修改稿件。3. 这篇文章经过编审后,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编审”这个词语拆分成两个部分记忆。将“编”与“编辑”联系起来,表示对文字进行修改和整理;将“审”与“审查”联系起来,表示对文字进行检查和审核。

延伸学习

  • 如果对文字编辑和写作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技巧和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课堂上编审了我的作文,帮我改正了很多错误。2. 初中生:我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编审,能够编辑出精彩的文章。3. 高中生:在大学的学习中,我希望能够学习到更多关于编审的知识和技巧。

拆字解意

编审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