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耳治在词典中的解释
ěrzhì

耳治

拼音ěr zhì

注音ㄦˇ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谓以耳闻。《穀梁传·僖公十六年》:“先陨而后石,何也?陨而后石也。於 宋 ,四境之内曰 宋 。后数,散辞也,耳治也。” 杨士勋 疏:“耳治也者,谓陨石先以耳闻。”
    (2).指教学中的听讲。 朱自清 《标准与尺度·诵读教学》:“所谓‘耳治’、‘口治’、‘目治’这诵读教学三部曲,日渐纯熟,则古人的‘一目十行’、‘七步成诗’,并非难事。”

基本含义

  • 指言辞、音乐等能够治愈人心的力量。

详细解释

  • 耳治是由“耳”和“治”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耳指的是人的耳朵,治指的是治疗。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言辞、音乐等能够通过听觉刺激人的心灵,使人心情舒畅,达到治愈人心的效果。

使用场景

  • 耳治通常用来形容音乐、诗词、美文等具有治愈人心的力量。可以用在描述音乐会、演讲、读书、听音乐等场景中。

故事起源

  • 耳治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据传,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卿曾经与孟子讨论音乐的作用,荀卿说:“音乐之道,耳治之也。”意思是音乐能够通过耳朵治愈人的心灵。后来,这句话被后人引用并演变成了成语耳治。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主语为“耳”,谓语为“治”。

例句

  • 1. 这首歌曲真是耳治之作,听了之后心情很舒畅。2. 那位演讲者的言辞真是耳治,让人感到非常振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耳治”这个成语的发音,将“耳”想象成一个医生,通过治疗人的耳朵来治愈人的心灵。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音乐、诗词相关的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扩大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听音乐,因为音乐有耳治的效果,能让我忘记烦恼。2. 初中生:老师的演讲非常耳治,让我们受益匪浅。3. 高中生:这首诗的词句很有耳治的力量,让人读后心情宁静。4. 大学生: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阅读一些优美的文章能够给我带来耳治的感觉,让我放松身心。

拆字解意

耳治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