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冕绂在词典中的解释
miǎn

冕绂

拼音miǎn fú

注音ㄇㄧㄢˇ ㄈ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礼冠与印绶,皆大官所服佩者,因以指重臣。 唐 柳宗元 《谢赐时服表》:“俾同冕紱,重剧丘山。” 宋 范仲淹 《明堂赋》:“冕紱兮霞集,玉帛兮川归,盛乎王庭之声明,焕乎天家之光辉。”

基本含义

  • 指帝王的衣冠礼服,也泛指官职高贵的人。

详细解释

  • 冕绂是古代帝王的冠服,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成语“冕绂”泛指官职高贵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身份地位尊贵。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官员、权贵等地位高尊贵的人。也可用于形容某人的身份地位非常高。

故事起源

  • 成语“冕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帝王时代。帝王的冕绂是他们身份地位的象征,只有帝王才能佩戴这种冠服。后来,这个成语就泛指了地位高尊贵的人。

成语结构

  • 冕绂属于名词短语,由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是我们学校的冕绂,享有很高的声望。2. 这位官员身居冕绂,一言九鼎。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冕绂”与“帝王”的形象联系起来,帝王佩戴着冕绂,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帝王的冠服制度,深入了解冕绂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是学校的冕绂,他每天都很忙。2. 初中生:这位老师是我们班级的冕绂,她对我们很严格。3. 高中生:他是学校学生会的冕绂,负责组织各种活动。4. 大学生:这位教授是我们学院的冕绂,他在研究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拆字解意

冕绂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