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晚婆婆在词典中的解释
wǎn

晚婆婆

拼音wǎn pó pó

注音ㄨㄢˇ ㄆㄛˊ ㄆ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媳妇对丈夫之继母的称谓。《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公公常説要娶个晚婆婆,我每劝公公纳了他,岂不两便!”

基本含义

  • 晚婆婆是指婆婆晚年失去儿子或者丈夫的情况下,经济困难,生活无着,无人照顾的老婆婆。

详细解释

  • 晚婆婆是一个比喻性的词语,用来形容一个老年妇女在失去亲人的情况下,处境困难,无人照顾的悲惨境地。这个成语强调了家庭责任和亲情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关心和照顾年迈的亲人。

使用场景

  • 晚婆婆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描述老年人在失去亲人后的困境,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要关心和照顾年迈的亲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在困境中无人关心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晚婆婆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的一则故事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婆婆失去儿子和丈夫后,生活陷入困境,无人关心的情景。

成语结构

  • 晚婆婆由两个词组成,晚和婆婆。晚表示晚年,婆婆指的是丈夫的母亲。

例句

  • 1. 她年老病弱,成了一位晚婆婆,生活十分艰难。2. 他的儿子去世后,他变成了一位晚婆婆,无人照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晚婆婆的发音与形象联想起来进行记忆。例如,可以想象一个年迈的婆婆在晚上孤独地坐在家中,无人照顾的情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责任和亲情的重视,以及对老年人的关爱。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奶奶很健康,我希望她永远不会成为晚婆婆。2. 初中生:我们应该关心社区中的晚婆婆,给予她们关爱和帮助。

3. 高中生

  • 晚婆婆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珍惜亲情,尊重和关心年迈的亲人。

拆字解意

晚婆婆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