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正
拼音yān zhèng
注音ㄧㄢ ㄓ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深厚方正。《宋书·殷景仁传》:“司空 文成公 景仁 德量淹正,风识明允。”
基本含义
- 指被权贵、势力等所压制、控制,无法自主行动。
详细解释
- 淹正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淹指淹没、覆盖,正指正义、正道。淹正意为被权势所压制,正义无法得到伸张。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种无法自主行动的境况,人们在面对强权时感到束手无策,无法追求公正和正义。
使用场景
- 淹正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社会、政治等领域中的不公正现象。它可以用来批评某些人或势力通过滥用权力压制正义,使社会无法公平公正地运行。在日常生活中,淹正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某些情况下无法自主决策,被他人操控。
故事起源
- 淹正的故事起源于《汉书·贾谊传》。据传,贾谊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皇帝面前直言不讳,敢于坚持自己的正义立场。然而,由于贾谊的直率和坚持原则,他多次遭到权贵的打压和排挤。最终,贾谊被迫离开朝廷,他的正义之声被淹没,无法得到伸张。淹正成为了形容贾谊遭受打压的象征。
成语结构
- 淹正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淹”,宾语是“正”。
例句
- 1. 他的声音被权势所淹没,无法传达出去。2. 在这个不公正的社会里,正义往往会被淹正。3. 我们不能让正义的声音被权力所淹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淹正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水中,被水淹没,无法自由行动,就好像正义被权势所压制,无法得到伸张。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了解其他与权力、正义相关的成语,如“力不能及”,“倒行逆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总是说我们要讲正义,但是有些时候我们的声音会被淹正。中学生:政府应该保护人民的权益,而不是淹正他们的声音。大学生:在这个社会中,正义往往被淹正,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