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感愤在词典中的解释
gǎnfèn

感愤

拼音gǎn fèn

注音ㄍㄢˇ ㄈ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感愤 gǎnfèn
    [be moved and indignant] 感到愤慨
    令人感愤痛切

英文翻译

  • 1.feel indignant

详细解释

  • 亦作“ 感忿 ”。愤慨。《战国策·韩策二》:“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穷僻之人,而 政 独安可嘿然而止乎!”《后汉书·臧洪传论》:“ 雍丘 之围, 臧洪 之感愤壮矣!” 宋 曾巩 《上欧蔡书》:“公然欺诬,骇天下之耳目,令人感愤痛切。”《红楼梦》第二二回:“ 黛玉 看了,知是 寳玉 一时感忿而作,不觉又可笑又可嘆。” 邹鲁 《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我又亲自去看,见身首异处,碧血晶莹,同时围观的人很多,我大为感愤。”

基本含义

  • 感到愤怒和悲伤。

详细解释

  • 感愤是指对不公、不义、不道德的事情感到愤怒和悲伤的情绪。它强调对不正义行为的感受和愤慨。

使用场景

  • 感愤常用于描述对社会不公平现象、欺骗行为或不道德行为的强烈愤怒和悲伤。它可以用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不公正待遇的愤慨。

故事起源

  • 感愤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杜甫的《秋夕》诗中:“感愤故人意,怀旧故乡情。”杜甫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的愤慨之情。

成语结构

  • 感愤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感”是动词,表示感受;“愤”是形容词,表示愤怒和悲伤。

例句

  • 1. 他对社会不公平现象感愤不已。2. 她对那些欺骗行为感到非常愤怒和悲伤。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感愤”与“感受愤怒”进行联想,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感愤”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义愤填膺”、“忿忿不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那只被虐待的小狗,我感愤不已。2. 初中生:听到老师对那个无辜同学的指责,我感到非常愤怒和悲伤。3. 高中生:在新闻中看到那些腐败官员的行为,我感愤不已,对社会失去了信心。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亲眼目睹了一些不公平待遇,我感到愤怒和无力。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感愤”。

拆字解意

感愤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