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立治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ì

立治

拼音lì zhì

注音ㄌㄧˋ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施政。《礼记·曲礼上》“安民哉” 唐 孔颖达 疏:“此一节明人君立治之本。” 严复 《原富》甲部第十篇按语:“此岂立治扰民者之所前知者耶!”

基本含义

  • 立刻治理,迅速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详细解释

  • 立治是由动词“立”和动词“治”组成的成语。立指立即、立刻的意思,治指治理、处理的意思。立治表示迅速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特指迅速采取措施使局势好转或问题得到解决。

使用场景

  • 立治常用于形容领导者或决策者在关键时刻迅速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或处理紧急情况。也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在困难时刻果断行动,解决问题。

故事起源

  • 立治这个成语源于《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当时,齐国的国君襄公接到了一封来自晋国的紧急信件,信中说晋国要攻打齐国。襄公立即召集了官员商讨对策,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终成功地击退了晋国的进攻。后人为了表达这种迅速行动解决问题的精神,形成了成语“立治”。

成语结构

  • 动词+动词

例句

  • 1. 领导者在危机时刻必须要能够立治,迅速采取措施解决问题。2. 遇到问题不要犹豫,要立治,及时解决。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立刻治理”,即在问题出现时立刻采取措施来解决。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解决问题相关的成语,如“迎刃而解”、“化干戈为玉帛”等,以丰富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遇到问题要立治,不要拖拖拉拉。2. 初中生:面对突发情况,我们应该立治,迅速采取行动。3. 高中生:领导者在危机时刻必须要能够立治,稳定局势。4.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我们要具备立治的能力,解决社会问题。

拆字解意

立治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