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典竹
拼音dà tóu diǎn zhú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拼音:dà tóu diǎn zhú
解释
别名:新竹、荣竹、大头竹、马尾竹、大头甜竹、朱村甜竹(均广东)。本变种与吊丝球竹主要不同点在于:秆顶端稍弯曲而不小垂;幼时秆基部节间全部被柔;分枝习性低。用途同吊丝球竹。
地下茎为合轴型。主干高20—50米,粗10—30厘米,节间长45厘米。茎箨质地坚脆,背部稀疏贴生易落的深棕色小刺毛;箨叶呈卵状兼披针形,长6—15厘米,宽3—5厘米,上面具有淡棕色小刺毛;枝条常反生于主茎之上部,每小枝具叶7—10枚,叶鞘上部贴生黄棕色细毛;叶片宽披针状或披针状矩圆形,长椭圆形,长1 5—35厘米,宽4—7厘米,次脉11—15对,小横脉显著。小穗长12—15毫米,宽7—13毫长,含6—8花,红色或深紫色。
分布:分布自华南至西南,生长于平地。山坡或河岸。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显得高大、出众。
详细解释
- 大头典竹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显得高大、出众。其中,“大头”指头部显得大,比喻人的智慧、能力等方面超群;“典竹”指竹子高大,比喻事物显得突出、出众。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色,超过一般水平。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人或事物在某一方面表现出众的场合。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智慧、才华、能力等方面超群,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事物在某个领域突出、出众。
故事起源
- 关于大头典竹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可以通过对成语的字面意思进行推测。竹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而大头则代表着突出、出众。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形容人或事物显得高大、出众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大头典竹是由“大”、“头”、“典”和“竹”四个字组成的。
例句
- 1. 他在数学竞赛中的成绩一直很好,可以说是大头典竹。2. 这家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是真正的大头典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头特别大,站在一片高大的竹林中,显得非常出众和突出。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竹子相关的成语和寓言故事,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大头典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在班里数学考试中得了满分,真是个大头典竹。初中生:这个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非常突出,是个真正的大头典竹。高中生:他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为了大家公认的大头典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