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救民水火在词典中的解释
jiùmínshuǐhuǒ

救民水火

拼音jiù mín shuǐ huǒ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jiù mín shuǐ huǒ ㄐㄧㄨˋ ㄇㄧㄣˊ ㄕㄨㄟˇ ㄏㄨㄛˇ

    救民水火 

    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语出《孟子·滕文公下》:“救民於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花月痕》第四七回:“ 稷如 此来,是要救民水火,不想无民可救,只有贼可杀呢。”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 张献忠 ﹞对军纪要求甚严,时时不忘‘救民水火’。”

基本含义

  • 指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比喻挽救危难中的人民。

详细解释

  • 救民水火这个成语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救民”、“水”和“火”。其中,“救民”表示拯救人民,表示解救人民于困境之中;“水”和“火”则是常见的危险和灾害,代表着人们遇到的困难境地。整个成语的意思就是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比喻挽救危难中的人民。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有人救助他人脱离困境的情况,可以用于表扬那些勇敢无畏、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也可以用来形容政府或组织在自然灾害或其他危机中采取措施来保护人民。

故事起源

  • 救民水火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位宰相名叫蔺相如。相传他在战国时期的赵国担任宰相期间,赵国遭到敌军的侵袭,蔺相如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地使赵国摆脱了危险。他的忠诚和勇气成为后人称颂的典范,也使得救民水火成为流传至今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救民水火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例句

  • 1. 他毫不犹豫地冲进了燃烧的建筑物,救民水火。2. 在这次洪水中,许多勇敢的消防员冒着生命危险,救民水火。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英雄,正在救助人们脱离水火之中的危险。也可以通过制作一张图表,将成语的每个字与其含义对应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成语,可以学习蔺相如的故事,了解他为什么被称为英雄,并学习其他与救助人民相关的成语,如“舍己救人”、“守望相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帮助同学找到了丢失的书包,救民水火。2. 初中生:在地震中,许多人奋不顾身地救助受困的人们,真正体现了救民水火的精神。3. 高中生: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参与了救助行动,亲身体验了救民水火的重要性。4. 大学生:在社区发生火灾时,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组织疏散人们,真正实现了救民水火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