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彊识
拼音bó wén qiáng shí
注音
繁体博聞彊識
基本解释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礼记·曲礼上》:“博闻彊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 裴松之 注引《原别传》:“ 郑君 学览古今,博闻彊识,鉤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 博晰斋 ﹞博闻彊识,於京圻掌故,民族源流,尤能殫洽。”亦作“ 博闻强识 ”。 宋 苏轼 《林希中书舍人》:“具官 林希 ,博闻强识,篤学力行,绰有 建安 之风。”
基本含义
- 形容知识渊博,才智出众。
详细解释
- 博闻强识是由“博闻”和“强识”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博闻”指的是广泛博学,多方面有所涉猎;“强识”则指的是知识深入,才智过人。整个成语表示一个人的学识非常广博,才智非凡。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渊博,才智出众。可以用于表扬他人的学识和才华,也可用于自夸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故事起源
- 该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李斯列传》中的一则故事。据说,秦朝时期,李斯是秦始皇的重要官员之一,他非常聪明而且博学多才,深受秦始皇的赏识。有一次,秦始皇问李斯:“你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卓越的官员?”李斯回答说:“我之所以能够卓越,是因为我博闻强识。”从此以后,“博闻强识”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用来形容李斯的才智和学识。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是一个博闻强识的学者,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向他请教。2. 这位教授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因为他不仅博闻强识,而且非常耐心。3. 在这个领域,他的博闻强识让人佩服不已。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博闻强识”与“渊博才智”相联想,形象地表示一个人的学识渊博,才智出众。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学识、才智相关的成语,如“博学多才”、“学富五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爸爸是一个博闻强识的老师,他教我很多有趣的知识。初中生:李老师是我们学校最博闻强识的老师,他的课堂总是充满了知识的火花。高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博闻强识的人,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