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腊
拼音sēng là
注音ㄙㄥ ㄌㄚˋ
繁体
基本解释
僧尼受戒后的年岁。 唐 韩翃 《题荐福寺衡岳暕师房》诗:“僧腊阶前树,禪心江上山。” 明 宋濂 《孤峰德公塔铭》:“世寿七十又九,僧腊六十有二。”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僧腊》:“僧家言僧腊言,犹言年岁也。”
基本含义
- 指人贪婪欲望极大,追求物质享受的心态。
详细解释
- 僧腊一词源自佛教词汇,原指僧侣在腊月精进修行,不食肉且戒绝一切欲望。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形容人们对物质欲望极大、贪婪无度的心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那些只追求物质享受,不顾道德和精神追求的人。
故事起源
- 相传,南朝梁时有一位名叫僧腊的和尚,他嗜财如命,不仅收取信众的馈赠,还私自收受贿赂。由于他的贪婪行为被人揭发,僧腊的名字就成为了贪婪欲望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 由两个汉字组成,前一个字“僧”表示僧侣,后一个字“腊”表示腊月。
例句
- 1. 他一直追求名利,真是个典型的僧腊之徒。2. 这些商人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简直是僧腊的化身。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僧侣坐在腊月的寒冷中,面对着诱人的美食,但他却毅然拒绝,选择了精神修行。这个形象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成语“僧腊”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贪得无厌”、“饕餮”等,以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吃不饱,真是个僧腊。2. 初中生:这个人为了追求物质享受,不择手段,简直是个僧腊之徒。3. 高中生:现在的社会,很多人都成了僧腊,只追求物质,不追求精神上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