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镌戒在词典中的解释
juānjiè

镌戒

拼音juān jiè

注音ㄐㄨㄢ ㄐㄧㄝ 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劝戒。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土司·缅甸盛衰始末》:“﹝ 那罗答 ﹞又违父遗命,夺其弟 马者速 所辖地。其弟来诉,上又鐫戒,令还弟资产。”

基本含义

  • 指以刻写的形式将警示、劝戒的话语铭记于心。

详细解释

  • 镌戒是由“镌”和“戒”两个字组成。其中,“镌”意为刻写、雕刻,“戒”意为警示、劝戒。成语“镌戒”形象地比喻将警示、劝戒的话语刻写在心灵深处,使其铭记于心,时刻警醒自己。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们将道德准则、规范等深深记在心中,时刻自我警醒,不敢有丝毫违背。

故事起源

  • 成语“镌戒”起源于《左传·宣公十三年》:“镌戒于心”。这句话出自孔子的弟子子思的文章,他在文中写道:“吾闻之也,圣人无违于天时,无逾于人道。是故圣人之志,镌戒于心。”这句话意味着圣人的志向深深刻在心中,时刻警醒自己。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动词“镌”和动宾短语“戒于心”组成。

例句

  • 1. 他将师父的教诲镌戒于心,一直保持着高尚的品德。2. 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将安全意识镌戒于心,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镌戒”想象成在心灵深处刻写下的字迹,以此来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道德、修养相关的成语,如“铭记于心”、“克己奉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将老师的教诲镌戒于心,好好学习。2. 初中生:我们应该将父母的辛苦付出镌戒于心,努力学习,将来报答他们。3. 高中生:在高考备战期间,我们要将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镌戒于心,争取取得好成绩。

拆字解意

镌戒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