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采地在词典中的解释
cǎi

采地

拼音cǎi dì

注音ㄘㄞˇ ㄉ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选择风水好的地方。《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 王朔 ﹞见 许 郭 二人登山採地,料必异人,遂迎至其家。”
    指古代卿大夫的封地。《韩诗外传》卷八:“古者天子为诸侯受封,谓之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汉书·刑法志》:“此卿大夫采地之大者也。” 颜师古 注:“采,官也。因官食地,故曰采地。” 汉 王充 《论衡·感类》:“礼,诸侯之子称公子,诸侯之孙称公孙,皆食采地,殊之众庶。何则?公子公孙,亲而又尊,得体公称,又食采地,名实相副,犹文质相称也。” 清 张丹 《晏城》诗:“ 平仲 之采地,缅然起思慕。”

英文翻译

  • 1.fief; feoff; benefice

基本含义

  • 指占有、侵占他人的土地或领土。

详细解释

  • 成语“采地”的字面意思是“采取土地”,用来形容某人占有、侵占他人的土地或领土。它通常用来批评或警示那些不尊重他人权益,强取豪夺的行为。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采地”来形容某人侵占他人的财产、权益或领土。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些不公正的行为,如侵占他人的房产、抢夺他人的土地等。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据传,在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楚庄王曾派遣将军蒙恬攻打匈奴,蒙恬成功占领了一大片匈奴的土地。然而,在返回楚国的途中,蒙恬却私自占有了这片土地,并没有将其归还给楚庄王。楚庄王得知后,非常生气,对蒙恬说:“你采地私占,胆大妄为!”这个故事成为了“采地”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动词 + 名词,其中“采”是动词,表示采取、占有的意思,“地”是名词,表示土地。

例句

  • 1. 他采地私占,不顾他人的权益。2. 这家公司采地占有了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3. 她采地抢走了我的座位,让我非常生气。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采地”的发音和字形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土地上采摘果实,然后私自占有了这块土地,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领土争端,以加深对“采地”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采地抢夺了我的玩具。2. 初中生:这家公司采地占有了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导致对手破产。3. 高中生:这个国家采地扩张,引发了与邻国的领土争端。4. 大学生:他采地侵占了别人的房产,被判了重刑。

拆字解意

采地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