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锁钥在词典中的解释
suǒyuè

锁钥

拼音suǒ yuè

注音ㄙㄨㄛˇ ㄩㄝ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1) (名)比喻做好一件事的重要关键。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锁钥。(作宾语)
    (2) (名)比喻军事要地。
    [构成]
    并列式:锁+钥

英文翻译

  • 1.(关键) key

详细解释

  • ◎ 锁钥 suǒyuè
    (1) [key]∶锁钥,开锁的器件,比喻成事的关键所在
    外语是了解世界的锁钥
    (2) [strategic gateway]∶喻指在军事上相当重要的地方
    南疆锁钥
    亦作“鏁钥”。亦作“鎻钥”。1.锁,用以扃固门户箱匣的器具。 唐 韩愈 《竹洞》诗:“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元典章新集·刑部·禁搔扰》:“盖坊司之役,家无鏁钥,缺人看守。”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二:“锁钥云者,以其形如籥耳。今锁有圆身者,古制也;方身锁,近世所为。”
    (2).指锁和钥匙。《水浒传》第二一回:“婆子去房里拿了锁钥,出到门前,把门锁了,带了钥匙。”
    (3).比喻极其重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关键。 明 唐顺之 《赠王潼谷出守保定》诗:“共説股肱部,须凴锁钥才。”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情》:“然则情也者,实天地之锁钥,人生之枢纽也。”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二章:“民间言论却以为民主是巩固团结,加强民众动员及革新政治的锁钥。” 聂绀弩 《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野草》是 鲁迅 先生为自己写,写自己的书,是理解他的锁钥。”
    (4).喻军事重镇;出入要道。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二》:“ 準 曰:‘主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 準 不可。’” 明 尹耕 《紫荆关》诗:“ 汉 家锁钥惟玄塞,隘地旌旗见紫荆。”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 山东 济南府 ,有 大清桥 ,为 济河 之锁钥,桥孔十一。” 清 严如煜 《三省边防备览·艺文下》:“ 平利 夹在 川 楚 之中,为三省鎻钥。”
    (5).喻防守。 唐 刘宽夫 《邠州节度使院新建食堂记》:“锁钥郊圻,将帅得人,则虏马不敢东向而牧。” 明 尹耕 《上谷歌》:“向日北门严锁钥,于今南牧盛风烟。” 朱琦 《感事》诗:“虎鹿復逼近,锁钥失坚垒。”
    (6).禁闭。 李书成 《学生之竞争》:“譬之有万金之家,惧其子弟之跋扈,扎缚之,锁钥之,而置于幽室。”

基本含义

  • 比喻言辞犀利,锐利而有力。

详细解释

  • 锁钥一词来源于《左传·文公二十三年》:“锁钥之人,非千钟之器,不可与人言也。”意思是说,锁钥之人就像一把锋利的钥匙,只有千钟重的宝物才能与之相配,不值得与普通人言语交流。后来,这个成语演变为形容言辞犀利,锐利而有力。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辞锐利、犀利,有力而且有说服力。可以用来形容辩论时的有力观点,或者形容文章中的精辟论述。

故事起源

  • 《左传·文公二十三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齐国文公问王孙满:“何以言?”王孙满回答:“锁钥之人,非千钟之器,不可与人言也。”这个故事中,王孙满用“锁钥之人”来形容自己的言辞锐利有力,只有千钟重的宝物才能与之相配。这个成语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辩论观点锁钥有力,让所有人都被说服了。2. 这篇文章的论述锁钥精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锁钥”想象成一把锋利、有力的钥匙,用来打开珍贵宝物的锁。这样,可以联想到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言辞锐利的成语,如“口若悬河”、“出口成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答案锁钥有力,老师都被他说服了。2. 初中生:这篇作文的论述锁钥精辟,老师给了他满分。3. 高中生:他的演讲观点锁钥有力,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4. 大学生:她的辩论观点锁钥有力,成功说服了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