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骄穉在词典中的解释
jiāozhì

骄穉

拼音jiāo zhì

注音ㄐㄧㄠ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见“ 骄稚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过于骄傲自满,不谦虚谨慎。

详细解释

  • 骄穉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骄”表示自负、自满,过于得意;“穉”表示谦虚、谨慎。骄穉形容一个人过于自满,不谦虚谨慎,容易产生麻痹大意的态度。

使用场景

  • 骄穉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取得一定成就后,过于骄傲自满,不再谦虚谨慎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思进取、自以为是的人。

故事起源

  • 骄穉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的“骄穉之国”。故事讲述了齐国的国君骄傲自满,不重视国家的发展和民众的疾苦,最终导致国家的衰败。由此,骄穉成为贬义词,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过于骄傲自满。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形容词

例句

  • 1. 他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但是却变得骄穉起来。2. 那个运动员因为连续几次获得冠军而变得骄穉自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骄穉”两个字的发音与其含义联系起来进行记忆。骄的发音类似于“脚”,可以想象一个人骄傲地抬起脚步;穉的发音类似于“祖”,可以想象一个人谦虚地向祖先致敬。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或者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进一步理解和体会骄穉的含义和警示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考试考了满分,但是他没有骄穉,反而更加努力学习。初中生:班上有个同学成绩一直很好,但是他变得越来越骄穉了。高中生:那个学生因为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而骄穉自满,结果在下一场比赛中失利了。

拆字解意

骄穉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