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沙罐
拼音qiāo shā guàn
注音ㄑㄧㄠ ㄕㄚ ㄍㄨ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方言。枪毙。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二一章:“﹝学生们﹞议论着将来如何处置特务。 小宁 叫道:‘先关起来再说!’ 霍以常 认真地说:‘我主张,全部敲沙罐。’”
基本含义
- 比喻故意引起麻烦或惹是生非。
详细解释
- 敲沙罐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个人在沙罐里敲了一下,结果引起了一只蛇的愤怒。这个成语比喻故意去触动容易引起麻烦或惹是生非的事物,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或纠纷。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形容别人故意挑衅或惹事生非的行为,也可以用于警示自己不要做出容易引起麻烦的举动。
故事起源
- 敲沙罐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故意去惹麻烦,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
成语结构
- 敲沙罐的成语结构为“敲”+“沙罐”。
例句
- 1. 他故意敲沙罐,想引起争端。2. 不要敲沙罐,做事要稳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自己敲沙罐,然后引起了一只愤怒的蛇的情景来记忆这个成语。或者可以将“敲沙罐”与“故意挑衅”、“引起麻烦”等词语联系起来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引起麻烦或惹是生非相关的成语,如“自食其果”、“自找麻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故意敲沙罐,惹来了一大堆麻烦。2. 初中生:别敲沙罐了,不然会引起更大的纠纷。3. 高中生:他明明知道这么做会敲沙罐,还是故意去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