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马兜铃
拼音mián mǎ dōu líng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绵毛马兜铃
Herba Aristolochiae Molissimae
绵马兜铃
(英)Wooly Dutchmanspipe Herb
马兜铃
别名 寻骨风、黄木香、毛香、猴耳草。
来源 为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的全草。
植物形态 多年生缠绕草本,全株密被黄白色绵毛。根茎细圆柱形,横生,有多数须根。叶互生,卵贺状心形,长宽几相等,3~8cm,先端短尖,全缘;叶柄长2~5cm。花单生于叶腋,花梗近中部具1叶状苞片;花被弯曲成烟斗形,顶端3裂,带紫色;雄蕊6,贴生于花柱体周围;子房下位,6室。蒴果圆柱形,沿背缝线具有宽翅,黑褐色,6瓣裂。花期6~8月,果期9~10。
生于山坡草丛和沟旁路边。主产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陕西亦产。
采制 夏、秋季或初冬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 含马兜铃酸A、D (aristolochic acid A、D)、马兜铃内酰胺、香草酸、尿囊素(allantoin)、挥发油等。
性味 性平,味苦。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动物试验表明有毒。
功能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腹痛、疟疾、痈肿。
基本含义
- 形容声音绵长而悠扬。
详细解释
- 绵马兜铃是由“绵”、“马”、“兜”、“铃”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绵”表示声音绵长,不绝;“马”表示声音高亢;“兜”表示声音环绕;“铃”表示声音清脆。绵马兜铃形容声音悠扬、持久而又高亢清脆。
使用场景
- 绵马兜铃常用于形容歌声、音乐声、钟声等声音悠扬、持久而高亢清脆的场景。例如,形容一位歌唱家高亢悠扬的歌声,或者形容钟声回荡在山谷中的声音。
故事起源
- 关于绵马兜铃的故事起源不详,但这个成语在古代文人雅士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形容音乐声的美妙和响亮。这个成语在古代诗词中被广泛使用,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声音美感的追求。
成语结构
- 绵马兜铃是一个四字成语,由“绵”、“马”、“兜”、“铃”四个字组成。
例句
- 1. 她的歌声如绵马兜铃,使人陶醉其中。2. 教室里传来了绵马兜铃般的琴声,让人心旷神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绵马兜铃的形象与悠扬的音乐声联想在一起,形成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印象。可以想象一匹绵长的马围绕着一个兜铃跳舞,发出高亢清脆的声音,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音乐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鸟语花香”、“琴瑟和谐”等,以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听到了一阵绵马兜铃般的笑声,是小朋友们在玩耍。2. 小学生:她的琴声如绵马兜铃,让人陶醉其中。3. 初中生:夜晚,钟声从远处传来,如绵马兜铃般回荡在山谷中。4. 高中生:他的嗓音高亢而悠扬,如绵马兜铃一般,引起了观众的热烈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