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危言高论在词典中的解释
wēiyángāolùn

危言高论

拼音wēi yán gāo lùn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wēi yán gāo lùn ㄨㄟ ㄧㄢˊ ㄍㄠ ㄌㄨㄣˋ

    危言高论(危言高論) 

    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汉书·息夫躬传》:“初, 躬 待詔,数危言高论,自恐遭害,著絶命辞。”《梁书·王承传》:“时有 魏郡 申英 好危言高论,以忤权右。”

基本含义

  • 指说话或写文章时,夸大事实,夸大问题的严重性,以此来引起公众的恐慌或关注。

详细解释

  • 危言高论是由“危言”和“高论”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危言指的是言论中夸大问题的严重性,而高论则指的是言论中对某个问题或主题的高度评价。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在言辞中夸大问题的严重性,以引起公众的恐慌或关注。

使用场景

  • 危言高论常常用于形容某些人在公众场合或媒体上夸大问题的严重性,以达到某种目的。比如,政治家在竞选时可能会使用危言高论来吸引选民的注意力,媒体也可能使用危言高论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故事起源

  • 危言高论最早出现在《左传》中的《昭公二十四年》这篇文章中。文章中描述了一个名叫申包胥的人,他在楚国时,曾多次向楚国君主报告战争的危险情况,以引起君主的警觉。然而,他的言辞过于夸大,让君主误以为战争即将爆发。最终,申包胥的危言高论并没有得到君主的重视,反而被视为杞人忧天。

成语结构

  • 危言高论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形容词和一个动词组成。

例句

  • 1. 他总是危言高论,让人觉得他很喜欢炒作。2. 这个政治家喜欢用危言高论来吸引媒体的注意。3. 媒体经常使用危言高论来制造轰动效应。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危言高论的“危”字理解为危险,表示夸大问题的危险性;而“高”字可以理解为夸大问题的严重性。通过这两个关键词,可以帮助记忆危言高论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危言耸听”、“危言耸听”等,以丰富词汇和扩展对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的危言高论让我觉得很害怕。2. 初中生:他总是喜欢危言高论,说话夸张得让人不敢相信。3. 高中生:政治家常常利用危言高论来吸引选民的注意力。4. 大学生:媒体经常使用危言高论来制造新闻的轰动效应。

拆字解意

危言高论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