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夭昬在词典中的解释
yāohūn

夭昬

拼音yāo hūn

注音ㄧㄠ ㄏㄨㄣ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夭昏 ”。1.夭折,早死。《左传·昭公十九年》:“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夭昬。” 杜预 注:“短折曰夭,未名曰昬。” 孔颖达 疏:“子生三月,父名之,未名之曰昬,谓未三月而死也。”一说,“昬之言泯没也”。见 王引之 《经义述闻·左传下》。 三国 魏 曹丕 《追封邓公策》:“如何不禄,早世夭昏。”
    (2).指夭折的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以辞遣哀,盖不泪之悼,故不在黄髮,必施夭昏。”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寿命短暂,生命垂危。

详细解释

  • 夭昬是一个形容人寿命短暂、生命垂危的成语。夭指早夭,意味着寿命短暂;昬指黄昏,暗示人生即将结束。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人的生命如同夕阳西下,即将走到尽头的状态。

使用场景

  • 夭昬多用于文学作品或修辞手法中,用来形容人的生命短暂或面临死亡的境地。在叙事、描写或抒情的场景中,可以使用夭昬来增强对人物命运的描绘,营造悲剧氛围。

故事起源

  • 夭昬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蒹葭》一诗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这里的“夭昬”指的是生命短暂,暗示了诗中所述的伊人的命运。

成语结构

  • 夭昬是一个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人的寿命短暂,生命垂危。

例句

  • 1. 他年纪轻轻就得了绝症,真是夭昬啊。2. 这个小说中的主人公命运夭昬,引人深思。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夭昬”联想成夕阳西下、寿命垂危的形象来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夭昬相关的成语,如“夭折”、“夭逝”等,了解更多有关生命短暂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宠物兔子突然生病了,看起来好像夭昬的样子。2. 初中生:这部电影中的男主角虽然年轻,但命运却夭昬,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 高中生:考试前夜,我还没有复习完所有的内容,感觉自己的命运夭昬了。

拆字解意

夭昬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