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异
拼音jiàn yì
注音ㄐㄧㄢˋ 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指僭服异器。 唐 元稹 《故中书令赠太尉沂国公墓志铭》:“然后斩暴乱,敍劳旧,除僭异,弛禁闭。”
基本含义
- 指超出自己职权或身份的行为,越权或越位。
详细解释
- 僭异是由“僭”和“异”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僭”意为超越、越出,指超出自己职权或身份的行为;“异”意为不同、不符合常规,指与他人不同或违背常理。因此,“僭异”指的是超越自己职权或身份的行为,越权或越位。
使用场景
- 该成语常用于贬义场合,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组织越权行事、越位行事。可以用于批评某人的不当行为,或者指责某组织的违规行为。
故事起源
-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董仲舒在朝廷中担任官职时,他的学问和才能超过了他的职位所允许的范围。因此,他的行为被认为是僭异的,超越了他的身份和职权。
成语结构
- Subject + 僭异
例句
- 1. 这位官员越权办事,实在是太僭异了。2. 他的行为完全僭异于他的身份,引起了众人的不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僭异”拆分为“僭”和“异”两个字,然后联想“僭”为超越、越出,“异”为不同、违背常规。通过联想这两个字的意思,可以记忆该成语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权力、身份相关的成语,如“越权”、“越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太僭异了,老师一定会批评他。2. 初中生:这个公司的经理越权操作,导致了不良后果。3. 高中生:政府的某些决策明显是僭异的,不符合人民的利益。4. 大学生:在职场上,越权行事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应该避免。5. 成年人:这个政治家的行为完全僭异于他的职位,让人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