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了半截舌头
拼音mó le bàn jié shé tou
注音ㄇㄛˊ ˙ㄌㄜ ㄅㄢˋ ㄐㄧㄝ ˊ ㄕㄜˊ ˙ㄊㄡ
繁体
基本解释
谓大费口舌。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我为娶这妇人呵!整整磨了半截舌头。”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老相公, 飞卿 兄弟不肯做门馆,小官磨了半截舌头,纔得依允。”《二刻拍案惊奇》卷二:“老身磨了半截舌头,依倒也依得,只要娘子也依他一件事。”
基本含义
- 形容说话费力、绕弯子,却没有说到点子上。
详细解释
- 磨了半截舌头是指经过长时间的磨砺和思考后,说话的内容却没有真正到达核心问题或主题。这个成语强调了说话的不直接,含有绕弯子、走弯路的意思。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或讽刺别人在说话时绕弯子、不直接表达意思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自己说话费力、思路不清晰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列子·尽心》中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把自己的舌头磨得非常长,但是他却没有说出什么有意义的话,因此被人们称为“磨了半截舌头”。
成语结构
- 磨了半截舌头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磨了半截”是动词短语,表示磨砺了一段时间,“舌头”是宾语,表示说话的内容。
例句
- 1. 他一直磨了半截舌头,却没有说到重点。2. 我磨了半截舌头,终于说服了他们同意我的观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不停地磨舌头,但是却没有说出有意义的话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也可以将“磨了半截舌头”与绕弯子、走弯路的说话方式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说话方式相关的成语,如“转弯抹角”、“拐弯抹角”等,以拓展对说话技巧和表达方式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一直磨了半截舌头,但是老师还是没有理解他的意思。2. 初中生:我磨了半截舌头,终于说服了父母让我参加夏令营。3. 高中生:他为了说服投资者,磨了半截舌头,但最终还是没有得到投资。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磨了半截舌头”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