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抱认在词典中的解释
bàorèn

抱认

拼音bào rèn

注音ㄅㄠˋ ㄖ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承担。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应大赦已前见欠蚕盐和买青苗钱物,元是冒名,无可催理,或全家逃移,隣里抱认,或元无头主,均及干繫人者,并特与除放。” 宋 岳珂 《桯史·大散论赏书》:“今 散关 凤翔 未破,足下可与军中议,取 散关 要银绢钱引若干,取 凤翔 要若干,可以必克,本所当一切抱认,足下可结罪保明具申,当以闻於朝廷。”《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四年》:“却令本司於八州军增盐钱,并将桩留五分盐本钱抱认七万贯,充上供起发。”

基本含义

  • 指坚持己见,不肯改变立场或观点。

详细解释

  • 抱认是由“抱”和“认”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抱,表示紧紧抱持;认,表示认定、承认。抱认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愿改变立场,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或批评。

使用场景

  • 抱认常用于形容个人固执己见,不肯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改变自己的观点。可以用来描述某人对待问题态度强硬、固执己见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抱认的故事起源于《史记·李斯列传》中的一段故事。当时,李斯向秦始皇进言,建议采用法家的政治理念来治理国家。秦始皇则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接受李斯的建议,最终导致了秦朝政治上的不稳定和李斯的悲惨结局。

成语结构

  • 抱认是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用于句子中。

例句

  • 1. 他一向抱认,对任何反对意见都不肯听取。2. 她对这个问题抱认已久,不会轻易改变立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抱认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紧紧抱着一个认字,表示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愿改变。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相关成语来扩大词汇量,例如“固执己见”、“死抱着不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抱认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不相信别人的。2. 初中生:他在班上抱认自己的观点,不愿意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3. 高中生:老师提出的问题,他总是抱认自己的答案,不肯承认错误。4. 大学生:在辩论比赛中,他一直抱认自己的立场,不愿意改变观点。

拆字解意

抱认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