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肤公在词典中的解释
gōng

肤公

拼音fū gōng

注音ㄈㄨ ㄍ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肤功 ”。大功。《诗·小雅·六月》:“薄伐 玁狁 ,以奏肤公。” 毛 传:“肤,大;公,功也。” 汉 焦赣 《易林·临之既济》:“阴阳变化,各得其宜,上下顺通,奏为肤功。” 宋 王安石 《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文武佐时惭 吉甫 , 宣王 征伐自肤公。” 明 高濂 《玉簪记·破虏》:“我疆并我原,四境还吾守,喜孜孜凯唱肤功奏。” 清 钱谦益 《陶朗先继妻许氏加封淑人制》:“尔尚益毖寝兴,终相夫子肤公之奏。” 茅盾 《全运会印象》:“ 上海 以略多几分占了胜利,‘延宕政策’居然克奏了肤功。”

基本含义

  • 指为了公共利益而甘愿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

详细解释

  • 肤公一词源自古代中国的故事。相传,在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名叫肤施的人,他非常贫穷,几乎一无所有。一天,他看到一位旧友被困在河中无法脱身,肤施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外衣扔给了他。后来,这位旧友得救了,非常感激肤施的帮助,并因此向他提供了财富和地位。肤施的行为被称为“肤公”,意味着为了公共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

使用场景

  • 肤公一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为了公共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的行为,强调个人奉献和无私的精神。可以用来赞美那些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顾个人利益而不顾大局的人。

故事起源

  • 关于肤施的故事最早见于《战国策·齐策一》。这个故事通过肤施的行为展现了个人奉献和无私的精神,成为了肤公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肤公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肤”是形容词,意为“皮肤”,“公”是名词,意为“公共事务”。两个字合在一起,形象地描述了为了公共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行为。

例句

  • 1. 他为了救助灾区的人们,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的工作,真是个肤公的好人。2. 她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展现了肤公的精神。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肤公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把自己的皮肤脱下来,表示为了公共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形象。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来进一步扩展学习。例如,肝胆相照、舍己为人等成语都有类似的含义,可以一起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愿意肤公,为了班级的荣誉,放弃自己的个人利益。2. 初中生:他以自己为榜样,号召大家肤公,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3. 高中生:在大学申请过程中,我愿意肤公,放弃其他机会,选择去一所较为贫困地区的学校支教。4. 大学生: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将来愿意肤公,为了病人的健康,放弃自己的个人时间和利益。

拆字解意

肤公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