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狗彘在词典中的解释
gǒuzhì

狗彘

拼音gǒu zhì

注音ㄍㄡˇ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犬与猪。常比喻行为恶劣或品行卑劣的人。《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汉 贾谊 《新书·时变》:“黥劓者攘臂而为政,行惟狗彘也。” 明 陆采 《明珠记·拒奸》:“ 左押衙 是个好男子,不为此狗彘之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闲话》:“有这样狗彘,该杀,该杀。” 罗瑞卿 《答友人》诗之二:“ 林贼 蛇蝎心,蔽空犹乌云。篡权之狠毒,远超狗彘行。”

基本含义

  • 指人行为卑劣,无耻可恶。

详细解释

  • 狗彘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由“狗”和“彘”两个词组成。狗是指行为卑劣、无耻的人,而彘则是指猪,象征着肮脏、低贱。狗彘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行为卑劣、无耻可恶,是对这种人的严厉批评和谴责。

使用场景

  • 狗彘这个成语可用于描述那些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不择手段、不顾道德和底线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守信用、背信弃义的人,或者那些以自私自利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的人。

故事起源

  • 狗彘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篇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养了一只狗和一头猪,他对狗很好,给予它足够的食物和关爱,而对猪却很苛刻,只给予它一些残羹剩饭。狗感激主人的恩情,始终对主人忠诚,而猪则对主人心怀怨恨,暗中寻找机会报复。后来,猪终于找到机会,将主人咬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将会影响到他们对待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狗和彘。

例句

  • 1. 他的行为卑劣,真是个狗彘不如。2. 这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私利,不择手段,真是个狗彘。3. 这个政客的无耻行为让人们对他深感狗彘之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形象,上半身是狗,下半身是猪,形象丑陋、卑劣,这样就可以记住狗彘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狗彘相关的成语,如狗苟蝇营、狗仗人势等。同时,也可以了解其他描述人行为的成语,丰富自己的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我的铅笔盒,真是个狗彘。2. 初中生:她为了考试作弊,不择手段,真是个狗彘。3. 高中生:这个政客的腐败行为让人们对他深感狗彘之辱。4. 大学生:他为了谋取私利,不择手段,完全是个狗彘不如。

拆字解意

狗彘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