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弃民在词典中的解释
mín

弃民

拼音qì mín

注音ㄑㄧˋ ㄇ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抛弃民众。《国语·晋语一》:“吾闻事君者从其义,不阿其惑也;惑则误民,民误失德,是弃民也。” 韦昭 注:“言民失德,陷於刑辟,是弃之也。”
    (2).被社会屏弃之人。 汉 刘向 《说苑·建本》:“今夫晚世之恶人……骨肉不亲也,秀士不友也,此三代之弃民也,人君之所不赦也。”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太公》:“ 齐 有 华士 者,义不臣天子,不友诸侯…… 太公 曰:‘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 望 犹得臣而友之乎? 望 不得臣而友之,是弃民也。’”

基本含义

  • 抛弃百姓,不顾民众的利益

详细解释

  • 弃民是一个贬义词语,形容统治者或者领导者出于私利或者权力欲望,不顾民众的生活和利益,将他们抛弃或者忽视。

使用场景

  • 弃民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无视民众困苦、不关心民生的领导者或者政府机构。在讨论政治、社会问题以及领导者的行为时可以使用该成语。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齐国国君昭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不顾百姓的利益,最终导致国家陷入困境。从此以后,人们用“弃民”来形容那些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忽视民众利益的统治者。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弃”和“民”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这位领导者完全弃民,只顾自己的利益。2. 他的政策完全弃民,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弃民”理解为“抛弃民众”,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统治者或者领导者是如何弃民的,以及这种行为对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坏人不关心大家的感受,他完全弃民了。2. 初中生:政府应该为民众着想,而不是弃民。3. 高中生:这个领导者的政策完全弃民,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4. 大学生:对于那些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忽视民众利益的领导者,我们不能容忍,要坚决抵制弃民行为。

拆字解意

弃民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