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音仪在词典中的解释
yīn

音仪

拼音yīn yí

注音ㄧㄣ 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谓言语有节奏感。《宋书·张敷传》:“﹝ 张傅 ﹞善持音仪,尽详缓之致,与人别,执手曰:‘念相闻。’餘响久之不絶。”
    (2).犹音容。 清 顾炎武 《与戴耘野书》:“音仪虽阔,志嚮靡移。”

基本含义

  • 指声音和态度庄重端正。

详细解释

  • 音仪是由“音”和“仪”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音”指声音,表示说话的声音要庄重、端正;“仪”指态度,表示言行要庄重、举止要端正。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言行上要注意庄重和端正,不要轻浮或随意。

使用场景

  • 音仪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言行庄重、态度端正,尤其在正式场合或重要场合中,可以用来提醒他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比如在会议上,领导可以要求与会人员保持音仪,以显示出对会议的重视。

故事起源

  • 关于音仪的故事起源不详,但它在古代典籍中有多次出现,如《孟子·告子上》中就有“有声无气,是之谓音仪”之说。

成语结构

  • 音仪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在重要场合,我们要注意保持音仪,展现出自己的庄重态度。2.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教育学生要有音仪。3. 这位演讲者的音仪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他的演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音仪”分解为“音”和“仪”,并联想到在正式场合中要注意自己的声音和态度,保持庄重端正。

延伸学习

  • 学习音仪不仅仅是在特定场合中的言行举止,还应该包括对语言的运用和修养的培养。可以通过参加演讲、辩论、朗诵等活动来提升自己的音仪修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参加校园活动时,我们要注意音仪,不要大声喧哗。2. 初中生:同学们在课堂上要保持音仪,不要随便打断老师的讲话。3. 高中生:作为学生代表,我们要在演讲比赛中展示出良好的音仪,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

拆字解意

音仪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