棰抶
拼音chuí chì
注音ㄔㄨㄟˊ ㄔ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拷打。《新唐书·韦伦传》:“ 国忠 ( 杨国忠 )多发州县齐人令鼓铸,督非所习,虽箠抶苛严,愈无功。”
基本含义
- 用棍棒打击,形容残酷的体罚或严厉的惩罚。
详细解释
- 棰抶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残酷的体罚或严厉的惩罚。它通常指的是用棍棒等器械进行打击,给人以痛苦和伤害。这个成语的含义强调了惩罚的严厉和残酷,是一种贬义词语,常用于形容严刑峻法或非人道的惩罚手段。
使用场景
- 棰抶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用得较少,但在一些文学作品或历史故事中仍有使用。可以用于描述古代的体罚方式,以及形容某种类型的严厉惩罚。例如,在古代,犯人常常会受到棰抶作为刑罚,这是一种残酷的体罚手段。在描述某人受到严厉惩罚时,也可以使用棰抶这个成语来形容。
故事起源
- 棰抶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刑罚制度。在古代,棰抶是一种常见的体罚方式,常用于对犯人进行惩罚。这个成语的起源和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例如《史记》、《汉书》等。
成语结构
- 棰抶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棰”是指棍棒,而“抶”是指打击。两个字合在一起表示用棍棒进行打击,形容残酷的体罚或严厉的惩罚。
例句
- 1. 这个国家的刑罚制度非常严厉,犯人常常会受到棰抶。2. 在古代,犯人被棰抶是一种常见的刑罚方式。3. 这位老师对学生非常严厉,经常用棰抶来惩罚他们。
记忆技巧
- 记忆棰抶这个成语可以使用联想记忆法。可以想象一个人被棍棒打击的场景,以及受到严厉惩罚的痛苦感觉。将这个场景与成语的发音“chuí chī”进行关联,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如果对中国的刑罚制度和古代文献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可以阅读古代文献,了解古代刑罚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古代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观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听到老师用棰抶来惩罚其他同学,都感到很害怕。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古代的刑罚制度,其中包括棰抶这种残酷的体罚方式。3. 高中生:这个小说中的主人公因为犯了错误,被棰抶作为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