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盘陀石在词典中的解释
pántuóshí

盘陀石

拼音pán tuó shí

注音ㄆㄢˊ ㄊㄨㄛˊ ㄕ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同“磐陀石”。不平的石头。

基本含义

  • 比喻人或事物坚固不可摧毁。

详细解释

  • 盘陀石是指一种坚硬的岩石,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坚固不可摧毁。与盘陀石类似的成语还有“如履薄冰”、“牢不可破”等。

使用场景

  • 盘陀石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质坚定不移,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稳固性和耐久性。在正式场合或者写作中,可以使用盘陀石来强调人或事物的坚强和不可动摇的特点。

故事起源

  • 盘陀石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盘陀的仙人,他有一块坚硬无比的石头,被称为盘陀石。这块石头非常坚固,无论是什么力量都无法摧毁它。后来,盘陀石就成为了形容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的成语。

成语结构

  • 盘陀石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的意志坚如盘陀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下去。2. 这座城市的建筑物都是用盘陀石建造的,非常坚固耐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盘陀石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块坚硬无比的石头,无论什么力量都无法摧毁它,就像人或事物坚固不可摧毁一样。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坚固不摧毁相关的成语,如“如履薄冰”、“牢不可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盘陀石一样坚强,不怕困难。2. 初中生:他的意志坚如盘陀石,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能坚持下去。3. 高中生:这个国家的国防体系坚如盘陀石,任何敌人都无法摧毁。4. 大学生: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像盘陀石一样坚定不移,永不放弃。

拆字解意

盘陀石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