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红褐柃在词典中的解释
hónglíng

红褐柃

拼音hóng hè líng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拼音:hóng hè líng

    解释:灌木至小乔木,高达5米;幼枝具2棱,黄绿色,无毛,一年生枝淡棕色;顶芽无毛。叶革质,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5—9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细锯齿,略反卷,叶面深绿色,背面红褐色,两面无毛,侧脉13—15对,叶面微突,背面清晰或略突;叶柄长3—5毫米,无毛。花1—3朵簇生叶腋,花梗长1—1.5毫米,无毛;雄花:小苞片卵圆形,长约0.5毫米,无毛;萼片卵圆形,近革质,长约2毫米,先端圆,外面无毛;花瓣卵形,长3—4毫米;雄蕊约15枚,花药无分格;退化子房无毛;雌花小苞片和萼片与雄花同,稍小;花瓣长圆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子房球形,无毛,3室,花柱长1—1.5毫米,先端3裂。果圆球形,径约4毫米。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5—7月。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颜色红褐而有光泽。

详细解释

  • 红褐柃是由红、褐、柃三个词组成的成语。红指颜色红色,褐指颜色棕色,柃指光泽。红褐柃形容事物颜色红褐而有光泽,通常用来形容某些物体的颜色鲜艳而有光泽。

使用场景

  • 红褐柃通常用于形容人或物的颜色,可以用于描绘自然界中的景色,也可以用于描绘人物或物品的外观。

故事起源

  • 红褐柃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褒姒》中,“红褐柃兮白玉堂”。这句诗描绘了褒姒的美丽和高贵,以红褐柃来形容她的美丽外貌。

成语结构

  • 红褐柃是一个由三个单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 1. 那位女士穿着一袭红褐柃的礼服,显得格外亮眼。2. 大自然的色彩丰富多样,山上的树叶呈现出红褐柃的色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红褐柃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红褐色的柃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样就可以记住红褐柃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颜色和光泽相关的成语,例如“红光满面”、“白玉无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画了一棵红褐柃色的树。2. 小学生:秋天到了,树叶变成了红褐柃色。3. 初中生:她穿着一袭红褐柃的礼服参加了晚会。4. 高中生:这幅画用红褐柃色勾勒出了大自然的美景。5. 大学生:这个珠宝展示柜上摆放着一颗红褐柃色的宝石。

拆字解意

红褐柃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