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芦衣在词典中的解释

芦衣

拼音lú yī

注音ㄌㄨˊ 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用芦花代棉絮的冬衣。语出《太平御览》卷八一九引 南朝 宋 师觉授 《孝子传》:“ 閔子騫 幼时为后母所苦,冬月以芦花衣之以代絮。其父后知之,欲出后母。 子騫 跪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父遂止。”后遂以“芦衣”为孝子的典故。

基本含义

  • 指穿着粗糙的衣服,形容贫穷、朴素。

详细解释

  • 芦衣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名叫孟子的哲学家,他曾经到齐国拜访齐宣王。由于他的穷困,孟子只能穿着用芦苇做成的衣服。尽管如此,孟子依然坚持穿着芦衣,不去向齐宣王借衣服。这个故事表达了孟子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尊严,不因外在的贫穷而屈服。

使用场景

  • 芦衣一词常用于形容人们的衣着朴素,生活简单,不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风格。

故事起源

  • 芦衣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讲述了孟子坚守原则的故事。

成语结构

  • 芦衣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虽然穿着芦衣,但内心却充满智慧和正义。2. 这个小村庄的人们生活朴素,都过着芦衣麻食的日子。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孟子故事的联系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孟子穿着用芦苇做成的衣服,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尊严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孟子的哲学思想,了解他对人性、道德和社会秩序的看法,以及他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芦衣成语,因为它告诉我们不要只看外表,而要看内在的品质。2. 初中生:他虽然家里条件一般,但他一直坚持芦衣麻食的生活方式。3. 高中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过上芦衣麻食的生活已经成为一种奢望。

拆字解意

芦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