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杂録在词典中的解释

杂録

拼音zá lù

注音ㄗㄚˊ ㄌ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古代史学体裁之一种。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序》:“故自 武德 、 贞观 而后,吮笔为小説、小録、稗史、野史、杂録、杂记者多矣。”
    (2).古人多以此为书名。如:《新唐书·艺文志二》有 郑处诲 《明皇杂録》二卷, 房千里 《投荒杂録》一卷。

基本含义

  • 杂录是指把各种杂乱的事物收集起来,整理成一本书的行为。

详细解释

  • 杂录是指将各种不同的资料、记载、故事等杂乱的事物收集起来,整理成一本书的行为。它可以是一本综合性的书籍,也可以是一篇文章或者一段文字。杂录通常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涉及广泛的领域,可以是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等。

使用场景

  • 杂录通常用来描述整理、收集各种不同的资料或事物的行为。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整理资料的工作,也可以用于形容一本包含各种不同内容的书籍。

故事起源

  • 《杂录》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部作品。他在书中收集了各种不同的文章、诗歌、碑铭等,以展示他的学识和才华。这部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成语结构

  • 杂录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杂”表示各种各样的事物,第二个字“录”表示收集、整理。

例句

  • 1. 他喜欢读杂录,因为他觉得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不同的知识。2. 这本杂录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知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杂”字与“录”字的意义进行联想,想象自己正在整理各种不同的事物,然后将它们收集归类成一本书。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并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韩愈的《杂录》这部作品,以及其他类似的杂录作品,了解它们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写杂录,把我学到的各种知识都整理在一本小书里。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夏天的杂录,我收集了关于夏天的各种资料和故事。3. 高中生:我正在写一本关于历史的杂录,希望能够整理出一本有深度的书籍。

拆字解意

杂録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