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板
拼音yū bǎn
注音ㄧㄩ ㄅㄢˇ
繁体
基本解释
迂腐古板。《醒世姻缘传》第六八回:“这个迂板老头巾家里,是叫这两个盗婆进得去的?”《歧路灯》第一回:“却也有笑其迂板,指为古怪的。”
基本含义
- 指思维迟钝、墨守成规、不开窍的人。
详细解释
- 迂板形容一个人思维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这个人总是墨守成规,不愿意接受新的观念和想法,缺乏开阔的思维方式。
使用场景
- 迂板一词常用于形容某个人的思维方式过于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或改变。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对新观念的抵触和固执。
故事起源
- 迂板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王敦传》,王敦是东晋末年的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任职期间对待政治上的敌人非常严厉,不容许他人有任何不同的意见。因此,人们用“迂板”来形容他的思维方式。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太迂板了,完全不愿意尝试新的工作方法。2. 这个老师对学生的问题总是回答得很迂板,缺乏创造性。3. 我们需要一个有创新思维的领导,而不是一个迂板的官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木板上的路线很曲折,人们只能按照固定的路径行走,无法偏离,这就是迂板的思维方式。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思维方式相关的成语,如“墨守成规”、“思维定势”等,可以帮助拓宽思维,提高创造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回答总是很迂板,不愿意尝试新的游戏规则。2. 初中生:老师的讲解方式太迂板了,我们需要更多的互动和创新。3. 高中生: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应该更加开放和灵活,不要过于迂板。4. 大学生:学校的教学方法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不要停留在迂板的教育观念上。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迂板”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