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肃治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ì

肃治

拼音sù zhì

注音ㄙㄨˋ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整顿治理。《魏书·元彬传》:“ 高祖 大怒曰:‘何有动兵马理也!可随宜肃治,若不能权方静帖,必须大众者,则先斩刺史,然后发兵。’”

基本含义

  • 严肃地治理、整顿

详细解释

  • 肃治是指以严肃的态度进行治理、整顿,使秩序恢复正常。

使用场景

  • 肃治常用于描述政府、组织或个人对某种不良现象或问题进行严肃的处理和整顿。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种行为或态度采取严格的态度进行纠正。

故事起源

  • 肃治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治国理政思想,强调政府对社会秩序的严格管理和整顿。这个词语在明代官员杨廷和的《金瓶梅》一书中第一次出现,形容了当时官府对某种不良现象的严肃处理。

成语结构

  • 肃治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肃”是形容词,表示严肃、庄重;“治”是动词,表示治理、整顿。

例句

  • 1. 政府将采取肃治的措施来整顿市场秩序。2. 组织内部将进行肃治行动,以消除不良现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一个严肃的人正在治理和整顿一个混乱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形象。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肃治相关的成语,如“肃清”、“肃静”等,可以进一步扩展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严肃地肃治了我们班的迟到问题。2. 初中生:政府采取肃治行动,整顿了社会治安。3. 高中生:学校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了肃治,加强了纪律教育。4. 大学生:社团组织对成员的违规行为进行了肃治,维护了社团的形象。

拆字解意

肃治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