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罪臧在词典中的解释
zuìzāng

罪臧

拼音zuì zāng

注音ㄗㄨㄟˋ ㄗㄤ

繁体

基本解释

  • 贪污盗窃等犯罪行为所得的财物。臧,同“ 赃 ”。《汉书·薛宣传》:“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

基本含义

  • 指犯罪的行为或者恶劣的品行。

详细解释

  • 罪臧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罪”指犯罪的行为或者恶劣的品行,“臧”指臭气、臭味。合在一起表示恶劣行为和品行散发出来的臭味。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恶劣行为或者品行,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环境散发出来的臭味。

故事起源

  • 成语“罪臧”最早出自《史记·儒林列传》中的一句话:“臧孙吴贲,罪臧于齐。”臧孙吴贲是一个春秋时期的贵族,他在齐国犯下了一系列的罪行,因此他的名字和罪行被人们用来形容恶劣的行为和品行。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成语结构。

例句

  • 1. 他的行为举止十分恶劣,简直是罪臧于人。2. 这个地方的环境太糟糕了,到处都是罪臧的味道。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罪臧”两个字形象地想象成一个人犯罪后散发出来的臭味,通过形象化的记忆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臭名远扬”、“罪不可恕”等,来丰富对于恶劣行为和品行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弊行为真是罪臧,老师都生气了。2. 初中生:那个被开除的学生在学校里偷东西,真是罪臧之人。3. 高中生:那个政府官员贪污受贿,罪臧滔天,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拆字解意

罪臧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