抟垸
拼音tuán yuàn
注音ㄊㄨㄢˊ ㄧㄨ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制造陶器。 清 龚自珍 《纵难送曹生》:“天下笵金、摶垸、削楮、揉革、造机,必有伍。”
(2).引申指陶冶、塑造。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在封建思想之下训练抟垸了二千多年的我们,我们的眼睛每人都成了近视。”
基本含义
- 形容水流湍急,波涛翻滚。
详细解释
- 抟垸一词由两个字组成,抟意为旋转,垸意为水激流。抟垸一词形容水流湍急,波涛翻滚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水势汹涌澎湃的场景。
使用场景
- 抟垸常用于形容江河湍急的水势,也可用于比喻形容事物发展迅猛、变化剧烈的情况。例如,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团队或企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思维活跃、行动迅捷的个人。
故事起源
- 抟垸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年》中,原文是“抟垸而下,风靡其上”。这句话形容了一股猛烈的洪水向下奔涌,风势猛烈,形势迅猛。后来,人们将这句话中的“抟垸”单独提出来作为一个成语,用于形容水势湍急、波涛翻滚的场景。
成语结构
- 抟垸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动词“抟”和名词“垸”组成。
例句
- 1. 暴雨过后,河水抟垸,形成了壮观的景象。2. 这个企业发展迅猛,就像一股抟垸之势,势不可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抟垸”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座高山上,远处是一条湍急的河流,水流湍急,波涛翻滚,形成了抟垸之势。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波涛汹涌”、“水波翻滚”等,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还可以学习与水有关的成语,如“滔滔不绝”、“波澜壮阔”等,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河水抟垸,发出了阵阵响声。2. 初中生:这个团队的发展势头如抟垸般迅猛。3. 高中生:他的思维活跃,行动迅捷,就像一股抟垸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