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吏
拼音dǎo lì
注音ㄉㄠˇ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担任前导的小吏。 唐 岑参 《送颜平原》诗:“海风掣金戟,导吏呼鸣騶。”
基本含义
- 指引、引导官吏。比喻指导和帮助别人。
详细解释
- 导吏是由“导”和“吏”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导”意为引导、指引;“吏”意为官吏、官员。导吏的意思是指引官吏,比喻指导和帮助别人,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指导。
使用场景
- 导吏常用于形容对他人提供指引和帮助的行为。可以用于表达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引导他人正确发展的场景。
故事起源
- 导吏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中的一则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官员名叫公孙导,他在任职期间,非常注重对下属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能够正确履行职责。因此,人们将公孙导的行为称为导吏,并将其作为成语,用以形容指导和帮助他人。
成语结构
- 导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是我们班级的导吏,经常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2. 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导吏,他们引导我们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导吏的发音“dǎo lì”与“导力”进行联想,导力可以引导电流的流动,而导吏则可以引导和帮助他人。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故事,了解更多关于导吏的知识和应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的导吏,他们引导我们学习知识。2. 初中生:班长是我们班级的导吏,经常帮助我们解决问题。3. 高中生:父母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导吏,他们给予我们正确的引导和指导。4. 大学生:导员是我们学院的导吏,他们帮助我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