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盲翁扪籥在词典中的解释
mángwēngményuè

盲翁扪籥

拼音máng wēng mén yuè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máng wēng mén yuè ㄇㄤˊ ㄨㄥ ㄇㄣˊ ㄩㄝˋ

    盲翁扪籥(盲翁捫籥) 

    宋 苏轼 《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捫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后以“盲翁捫籥”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 清 赵翼 《岣嵝碑歌》:“盲翁捫籥但取似, 叶公 好龙固为名。”亦作“ 盲人捫烛 ”。 民意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第三节:“盲人捫烛,而以为日,欲正告之,则不能免于词费。”

基本含义

  • 比喻盲人摸象,凭空猜测,没有实际根据的判断。

详细解释

  • 盲翁扪籥意为盲人摸象,形容人对事物只凭感觉,没有实际根据的判断。这个成语比喻以个人主观臆断代替客观事实,容易产生错误的结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讽刺或批评那些没有实际根据,凭空猜测的人或行为。它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在判断问题时要有客观的依据,避免主观臆断。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位盲人,他听说过大象,但从未亲眼见过。有一天,他摸到了大象的腿,感觉到了大象的形状和触感,于是他凭借这个触摸的经验,对大象的整体形象进行了想象和描述。然而,这个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却凭借这个片面的感觉,对整个大象进行了错误的判断。这个故事成为了“盲翁扪籥”的起源。

成语结构

  • 盲翁指盲人,扪指摸,籥指象牙。整个成语通过比喻盲人摸象来形容没有实际根据的判断。

例句

  • 1. 他只凭一点片面的信息就妄下结论,简直是盲翁扪籥。2. 这个决策完全是盲翁扪籥,没有任何根据。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盲人摸索着一个象牙制成的锁,但他完全没有实际的根据,只是凭空猜测。

延伸学习

  • 了解成语的起源和背后的故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的意义。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盲人摸象、坐井观天等,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只看了一点资料就下结论,太盲翁扪籥了!2. 初中生:这个人完全没有证据,就凭自己的想法,简直是盲翁扪籥。3. 高中生:在做科学研究时,必须要有实验数据作为依据,不能盲翁扪籥。4. 大学生:在做论文研究时,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不能凭空臆断,否则就是盲翁扪籥。

拆字解意

盲翁扪籥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