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飞蛾投火在词典中的解释
fēiétóuhuǒ

飞蛾投火

拼音fēi é tóu huǒ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飞蛾投火

基本含义

  • 比喻自取灭亡,自取其辱。

详细解释

  • 飞蛾投火这个成语来自于古代的一个传说故事。据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做飞蛾的昆虫,它们对火充满了极大的吸引力,一旦看到火光就会扑过去。这种行为就像是蛾子自己找死一样。因此,人们用“飞蛾投火”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自取灭亡、自找麻烦的人。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顾后果、自找麻烦的人或行为。

故事起源

  • 飞蛾投火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庄子》一书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庄周的人,他在夜晚看到了一只飞蛾,飞蛾对火充满了极大的吸引力,结果它最终飞到了火中而丧命。庄周看到这个情景后,深感惋惜,认为飞蛾是愚蠢的,因为它不知道火的危险而自取灭亡。于是,庄周用这个故事来形容那些自取灭亡的人。

成语结构

  • 飞蛾投火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飞蛾”和“投火”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真是个飞蛾投火的人,总是做出一些自取其辱的事情。2. 这个公司的经营策略太冒险了,简直是飞蛾投火。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飞蛾扑火的情景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只飞蛾看到火光就不顾一切地扑过去,最终被火烧死,这样的场景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自取其辱”、“自毁前程”等,加深对自取灭亡行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说不听老师的话就是飞蛾投火。2. 初中生:他们犯了错误却不愿承认,真是飞蛾投火。3. 高中生:有些人为了一时的快乐而放弃了未来的发展,真是飞蛾投火的行为。4. 大学生:他们明知道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却还是选择了飞蛾投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