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效德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ào

效德

拼音xiào dé

注音ㄒㄧㄠˋ ㄉ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报效恩德。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 昉 尝以笔札见知,思以薄技效德。”

基本含义

  • 指通过行为表现出的高尚品德和道德修养。

详细解释

  • 效德是由“效”和“德”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效”意为模仿、学习,指通过模仿他人的善行来提升自己;“德”意为道德、品德,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品德表现。因此,“效德”指通过学习和模仿他人的善行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品德表现。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一个人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能够以自己的行为影响他人,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十二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国大夫子贡去世后,鲁国国君问他的儿子子产:“你父亲有什么功德?”子产回答:“他没有什么功德,但他却有很高的品德。”这个故事说明,子贡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高尚的品德,被人们称为“效德”。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个德高望重的人,一直在努力效德。2. 他通过自己的善行来影响他人,是一个很好的效德者。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效德”拆分成“效”和“德”两个部分,分别记忆其含义。同时,可以通过记忆故事起源来加深对该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德行高尚”、“德艺双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向优秀的人学习,努力效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注重品德修养,努力效德,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大学生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他人,努力效德。

拆字解意

效德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