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母胎在词典中的解释
tāi

母胎

拼音mǔ tāi

注音ㄇㄨˇ ㄊㄞ

繁体

基本解释

  • (1).母腹内的胎胞。 叶圣陶 《一生》:“伊自出母胎,生长到会说话会行动的时候,就帮着父母拾些稻稿,挑些野菜。”
    (2).比喻事物的原本。 鲁迅 《书信集·致李桦》:“木刻的美,半在纸质和印法,这是一种,是母胎。由此制成锌版,或者简直直接镀铜,用于多数印刷,这又是一种,是苗裔。”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两种传说﹞内容和用意大体上是相同的,两者必然有关联,谁先谁后不得而知,或许也可能是同出于另外一个母胎。”

基本含义

  • 指从母亲的子宫中出生,形容与生俱来的本性或天赋。

详细解释

  • 成语“母胎”源自于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与母亲在胎内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天性或特质是与生俱来的,无法改变。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天生的才能或特质。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事物的本质不可改变。

故事起源

  • 成语“母胎”的故事起源不详。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母”和“胎”。

例句

  • 1. 他从母胎就具备了艺术家的天赋。2. 这个孩子从母胎就是个顽皮的小淘气。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母胎之中”,表示一个人的本性或特质是从母亲的子宫中决定的。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天性或才能相关的成语,如“天赋异禀”、“与生俱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妹妹从母胎就喜欢画画。2. 初中生:他从母胎就具备了领导才能。3. 高中生:这位运动员从母胎就具备了出色的身体素质。4. 大学生:每个人从母胎就有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

拆字解意

母胎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