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马蝍蟟在词典中的解释
liáo

马蝍蟟

拼音mǎ jí liáo

注音ㄇㄚˇ ㄐㄧˊ ㄌㄧ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蝉的一种。 翁偶虹 《北京话旧·消夏四胜》:“蝉也罗致了马蝍蟟、伏天儿、秋凉儿、暑热儿,应有尽有。”

基本含义

  • 指形容人行动迅速,敏捷灵活。

详细解释

  • 马蝍蟟是由“马”、“蝍蝇”和“蟟螂”三个词组成的成语。马象征速度快,蝍蝇和蟟螂都是能够迅速飞行或奔跑的昆虫。马蝍蟟形容人行动迅速,敏捷灵活,不拖泥带水。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动作迅速,反应敏捷,能够迅速应对各种情况的场合。

故事起源

  • 马蝍蟟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在战争中以勇猛善战而闻名。有一次,项羽率军攻打敌人的营地,他骑着一匹快马,手持长矛,如蝇蚋之快,如蟟螂之灵。敌人根本无法抵挡他的攻击,最终被击败。后来,人们就用“马蝍蟟”来形容行动迅速,敏捷灵活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形容词修饰主语。

例句

  • 1. 他的反应像马蝍蟟一样,总是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2. 这位运动员的速度真是马蝍蟟,简直就像一只飞毛腿。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马的快速奔跑、蝍蝇和蟟螂的迅速飞行,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人行动迅速的成语,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如风如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跑步的时候像马蝍蟟一样快。2. 初中生:他的反应非常马蝍蟟,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3. 高中生:这位运动员的速度真是马蝍蟟,简直就像一只飞毛腿。4. 大学生: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像马蝍蟟一样灵活应对各种挑战。

拆字解意

马蝍蟟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