鲠毅
拼音gěng yì
注音ㄍㄥˇ 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梗直刚毅。《新唐书·卢景亮传》:“ 景亮 志义崒然,多激发,与 穆质 同在諫争地,书数上,鯁毅无所回。”
基本含义
- 坚定不移,刚毅果断。
详细解释
- 鲠毅指人的性格刚毅果断,坚定不移,不轻易动摇。形容人的意志力非常坚强,不畏困难和挫折,勇往直前。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表现出的坚定和果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追求目标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故事起源
- 鲠毅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孔子世家》。故事中,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问孔子,如何才能够做到始终坚定不移。孔子回答说:“鲠不可以食终。”意思是说,鲠是不能被吃掉的,比喻坚持到底,不动摇。
成语结构
- 鲠毅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在困境中展现出了鲠毅的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2. 面对挑战,他表现出了鲠毅的品质,毫不退缩地面对困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鲠毅”与坚强的形象联系起来,形象化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咬住一根鱼刺,不松口,表现出坚定不移的精神。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坚定不移、刚毅果断相关的成语,如“坚忍不拔”、“刚愎自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面对考试的困难,他鲠毅地坚持学习,最终取得了好成绩。2. 初中生:在比赛中,他表现出了鲠毅的精神,不轻易放弃,最终获得了冠军。3. 高中生: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他展现出了鲠毅的品质,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最终被理想的大学录取。4. 大学生:面对职业选择的困难,他鲠毅地坚持自己的梦想,最终找到了自己热爱的工作。5. 成年人:在创业的道路上,他鲠毅地克服了各种困难,最终成功实现了自己的事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