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鍼见血
拼音jīn zhēn jiàn xiě
注音
繁体金鍼見血
基本解释
犹言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简短,切中要害。 明 刘宗周 《书高先生帖后》:“往岁尝遗余书曰:‘吾辈有一毫逃死之心,固害道;有一毫求死之心,亦害道。’此金鍼见血语。”
基本含义
- 形容说话直截了当,一针见血,直指问题的核心。
详细解释
- 金鍼是一种尖锐的工具,见血表示刺破皮肤,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说话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地指出问题的本质。
使用场景
- 金鍼见血常用于形容直率、直接的言辞或者分析问题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指出问题的关键点,直接点出问题所在。
故事起源
- 金鍼见血的故事源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虞卿因为直言进谏,被赵国国君称为“金鍼见血”,形容他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的本质。
成语结构
- 金鍼见血由四个汉字组成,属于形容词性成语。
例句
- 1. 他的评论总是金鍼见血,让人无法回避问题。2. 这位老师在点评作文时总是金鍼见血,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金鍼的尖锐和刺破皮肤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直率、直接表达相关的成语,如“直言不讳”、“直截了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的评论总是金鍼见血,让我知道怎么改进作文。初中生:我喜欢和朋友交流,因为他总是金鍼见血地指出我的不足。高中生:这位演讲者的观点很犀利,金鍼见血地点出了社会问题的根源。大学生:在辩论赛中,他的论点总是金鍼见血,让对方无法反驳。成人:他的建议总是金鍼见血,让我们了解问题的本质,能够更好地解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