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杜耳恶闻在词典中的解释
ěrèwén

杜耳恶闻

拼音dù ěr è wén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dù ěr è wén ㄉㄨˋ ㄦˇ ㄜˋ ㄨㄣˊ

    杜耳恶闻(杜耳惡聞) 

    塞住耳朵不愿听。《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怀忠抱直之人,虚心謁见;便佞诡随之説,杜耳恶闻。”

基本含义

  • 指恶劣的声誉或坏名声已经传遍四方,无法挽回。

详细解释

  • 杜耳恶闻是由“杜”、“耳”和“恶闻”三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杜”是指阻止、制止,“耳”是指耳朵,“恶闻”是指恶劣的消息或谣言。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坏名声已经传遍四方,无法挽回。形容一个人的声誉已经被世人所知,无法改变。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坏名声已经传遍四方,无法挽回。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因为某些丑闻或恶劣行为而声名狼藉,且无法改变他人对他的看法。可以用在社交媒体、新闻报道、个人口碑等场景中。

故事起源

  • 杜耳恶闻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宣公十年》。据传,公元前591年,齐国宣公因为一系列的丑闻和恶劣行为,导致他的声望受到严重损害。他的坏名声传遍了整个国家,无法挽回。后来,人们就用“杜耳恶闻”来形容一个人的声望已经被毁坏,无法恢复。

成语结构

  • 杜耳恶闻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例句

  • 1. 他因为那次丑闻,现在已经是杜耳恶闻了。2. 这个政治家的贪污丑闻已经成为他的杜耳恶闻。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杜绝恶闻”进行联想,表示阻止恶劣消息的传播。可以通过将这个成语与具体的故事情节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声誉、名声相关的成语,如“名誉扫地”、“声名狼藉”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新闻或文学作品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偷窃同学的东西而被全校同学嘲笑,成了杜耳恶闻。2. 初中生:那个明星因为涉嫌吸毒而名声扫地,成了杜耳恶闻。3. 高中生:那位政治家因为丑闻不断,已经成了杜耳恶闻,再也无法恢复声誉。

拆字解意

杜耳恶闻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