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蹻
拼音lǚ jué
注音ㄌㄩˇ ㄐㄩㄝˊ
繁体
基本解释
(1).穿草鞋。《战国策·秦策一》:“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 汉 刘向 《说苑·修文》:“知天道者冠鉥,知地道者履蹻。”
(2).指草鞋。 汉 贾谊 《新书·属远》:“履蹻不数易,不足以至。钱用之费称此,苦甚。”
基本含义
- 履行承诺,兑现诺言。
详细解释
- 履蹻是指践行承诺,实现诺言,不辜负对方的期望。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言出必行,做事有信用的品质。
使用场景
- 履蹻这个成语常用于夸奖一个人能够言出必行,信守承诺的品质。可以在赞美他人的时候使用,也可以用来自我表达对自己言行一致的自豪。
故事起源
- 履蹻的故事起源于《史记》中的《屈原列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他曾多次劝谏国君,但国君不听。后来,楚国发生了内乱,国君被迫流亡。屈原在流亡期间,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其中一首《离骚》中有一句“履蹻践厉,至于穷极”。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面临困境和艰难,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与追求。后来,人们将“履蹻”这个词语引申为践行承诺,兑现诺言。
成语结构
- 履蹻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履”是动词,表示践行;“蹻”是名词,表示诺言。
例句
- 1. 他一直履蹻,从不食言。2. 这个公司非常注重履蹻的价值观,员工们都很信任他们。3. 履蹻是一个人品质的体现,我们要时刻坚持。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履蹻”拆分为“履”和“蹻”两个字,然后联想“履”字的意思是“脚上的鞋”,而“蹻”字的意思是“跳跃”。结合起来就是,践行承诺就像穿在脚上的鞋一样,始终跳跃前进。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信息可以进一步学习《成语故事大全》等相关书籍,以及参加成语故事讲解的活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履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2. 初中生:作为一名班干部,我要履蹻,带领同学们共同进步。3. 高中生:我将来要成为一名医生,为病人履蹻,帮助他们恢复健康。4. 大学生:我要履蹻,兑现自己的承诺,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5. 成年人:我要履蹻,践行对家人的承诺,尽力给他们提供幸福和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