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责状在词典中的解释
zhuàng

责状

拼音zé zhuàng

注音ㄗㄜˊ ㄓㄨ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具结。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大丞相判李淳娘供状》:“应干人责状并放监, 萧章 具礼成亲。”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三折:“责状人 完颜阿可 ,见年六十岁,无疾病。”
    (2).施行刑罚。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谬误》:“有编民犯法当杖脊,吏受賕,与之约曰:‘今见尹,必付我责状,汝第呼号自辩,我与汝分此罪,汝决杖,我亦决杖。’既而 包 引囚问毕,果付吏责状。”

基本含义

  • 指控、指责的文件或书信。

详细解释

  • 责状是指用书信或文件等形式,对他人的过错或错误行为提出控诉或指责。它可以是一种正式的法律文件,也可以是一封私人信函。责状通常用于表达对他人不当行为的不满或抗议,传达对方需要改正错误的要求。

使用场景

  • 责状的使用场景非常广泛,可以用于个人、组织、企业等各种情境。例如,当个人遭受不公正待遇时,可以向相关部门提交责状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当企业发现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有问题时,可以向供应商发送责状要求解决问题。

故事起源

  • 责状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书信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抗议。随着社会的发展,责状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成语结构

  • 责状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责”和“状”。

例句

  • 1. 他向学校提交了一份责状,要求对教师的不当行为进行调查。2. 我们收到了一封匿名责状,指责公司存在财务不透明的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责状”与“控诉”、“指责”等词语进行联想来记忆。同时,可以尝试将其与实际生活中的相关场景联系起来,例如想象自己写一封责状来投诉某个不公平的待遇,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责状相关的知识,可以深入研究法律领域的相关法律文件和程序。此外,还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地表达不满和抗议,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写了一封责状,投诉同学欺负我。2. 初中生:我们班级代表向校长提交了一份责状,要求改善学校的食堂环境。3. 高中生:我们学生会写了一封责状,要求学校提供更多的文体活动机会。

拆字解意

责状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