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放慵在词典中的解释
fàngyōng

放慵

拼音fàng yōng

注音ㄈㄤˋ ㄩㄥ

繁体

基本解释

  • 疏懒。 唐 白居易 《戏赠萧处士清禅师》诗:“又有放慵 巴郡 守,不营一事共腾腾。” 宋 陈与义 《放慵》诗:“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基本含义

  • 指懒散、懒惰的样子。

详细解释

  • 放慵是由“放”和“慵”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放指随意、散漫,慵指懒散、懒惰。放慵形容人行动懒散、不活泼的样子,也可形容事物呆滞、无生气。

使用场景

  • 放慵常用于形容人懒散的状态,也可用于形容事物呆滞无生气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工作中懒散无为、不积极进取,或形容某物在表现上缺乏生气、活力。

故事起源

  • 放慵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十一年》。故事中,宋国公子堪被封为宋国国君后,他对国事懒散不理,整天游乐享乐,不思进取。他的懒散行为被人们形容为“放慵”。

成语结构

  • 放慵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表示人或事物的状态。

例句

  • 1. 他整天无所事事,一副放慵的样子。2. 这个项目的进展缓慢,显得有些放慵。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放慵的“慵”字与“懒”字进行联系,懒散、懒惰的意思相似,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除了放慵,还有其他与懒散、懒惰相关的成语,如懒散、懒洋洋、懒散散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的用法和意义,丰富自己的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上课总是一副放慵的样子,不认真听讲。2. 初中生:暑假期间,我一直放慵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想做。3. 高中生:他的学习态度很放慵,从不主动去探索新知识。4. 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放慵后,他意识到自己需要积极起来,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拆字解意

放慵词语造句